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的成语-ku娱乐
释义: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
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0回:“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,可乘此机会,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,庶可拒曹操也。”
释义:存身的地方。批在某地居住、生活,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回:“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,可乘此机会,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。”
释义:傲睨:傲慢地斜眼看。得志:愿望实现。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,傲睨得志,每日饮宴,无事少出,国政皆在相府商议。”
释义:后悔已来不及了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八回;“令人往探之,果是虚营,只插着数十面旌旗,兵已去了二日也。曹真懊悔无及。”
释义: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。形容傲然威武的样子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“何进昂然直入。”
释义:倍:加倍;道:行程。形容加快速度前进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曹兵闻失兖州,必然倍道而进,待其过半,一击可擒也。”
释义:体统:格局,规矩。指言行没有规矩,不成样子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三回:“刻印不及,以锥画之,全不成体统。”
释义:善终:正常死亡。指人不得好死。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。
出处: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》:“汝家虽出二帝,可惜不得善终!”
释义:造次:急遽,匆忙。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。意为要慎重。
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5回:“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,杨仪等必投魏矣。此事当深虑远议,不可造次。”
释义:置:安放,这里有“加以”之间。褒:褒奖,夸赞,表扬。贬:贬低,指责。不加以表扬或批评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二回:“操尝造花园一所;造成,操往观之,不置褒贬,只取笔于门上一‘活’字而去。”
释义:把:握住。拿着柴草助长火势。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二回:“今求军马钱粮,切不可与。如若相助,是把薪助火也。”
释义:犹言芒刺在背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不意[曹操]专国弄权,擅作威福。朕每见之,背若芒刺。”
释义: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。比喻冲破黑暗,见到光明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五回:“今遇明主,如拨云雾而见青天!”
释义:另作好的打算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一回:“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,以养士卒之力,别作良图,则社稷幸甚!天下幸甚!”
释义:道士礼拜星宿、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。其步行转折,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,故称。罡,北斗七星之柄。斗,北斗星。
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一○三回:“[孔明]日则计议军机,夜则步罡踏斗。”
释义:乘:趁。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,去侵害对方。
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53回:“我们不如同众将暗去劫营,这是乘其不备,必可生擒徐达矣。”
释义:比喻有些许长处。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三回:“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,以吾有尺寸可取,能忍辱负重故也。”
释义:形容人的才智浅薄。自谦的说法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八回:“某才薄智浅,不称其职。”
释义:犹言长驱直入。
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六回:“若擒了曹休,便长驱直进,唾手而得寿春,以窥许洛,此万世一时也。”
释义:贤:有才德的人。士: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。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何期逆贼恣逞奸雄,傲贤慢士,故特来见明公。”
- «
-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