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尚书》的成语-ku娱乐
释义: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。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。
出处:《尚书大传·大战》:“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。”
释义:聱牙:不顺口;诘曲:曲折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出处:清·郑相如《汉林四传·开明君传》:“有荐伏生工《尚书》,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,从七岁好口授书文,聱牙诘曲。”
释义: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。后称分封诸侯。
出处: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厥贡惟土五色。”
释义:比喻有关征战的事。
出处:《尚书·牧誓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释义:各种野兽,相率起舞。旧指帝王修德,时代清平。
出处:《尚书·舜典》:“於!予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。”
释义:矜、伐:自夸自大。不自经为了不起,不为自己吹嘘。形容谦逊。
出处: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汝惟不矜,天下莫与汝争能;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”
释义:迩:近。不可接近。
出处: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。”
释义:犹言众口一辞。同“百喙如一”。
出处:清·龚自珍《大誓答问第一》:“儒者百喙一词,言伏生《尚书》二十八篇。”
释义: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,家家都有德行,堪受旌表。后泛称风俗淳美。
出处:《尚书大传》卷五:“周人可比屋而封。”汉·陆贾《新语·无为》:“尧舜之民,可比屋而封;桀纣之民,可比屋而诛者,教化使然也。”
释义:沉潜:深沉不露;刚克:以刚强见胜。形容深沉不露,内蕴刚强。
出处: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沉潜刚克,高明柔克。”
释义:恶:邪恶;务:必须。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。
出处:《尚书·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”
释义: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出处: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释义:畴咨:访问、访求。指人才难求的忧虑。
出处:《尚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畴咨若时登庸。’”
释义:荡析:离散。家人离散,没有定居。
出处:《尚书·盘庚下》:“今我民用荡析离居,罔有定极。”
释义: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出处: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帝曰:‘俞!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,允治。万世永赖,时乃工。’”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,地平天成。”
释义:洞:透彻。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,好象看火一样。
出处: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
释义:独夫:暴虐无道,众叛亲离的统治者;民贼:残害人民的坏家伙。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、残暴的统治者。
出处:《尚书·泰誓下》:“独夫受,洪惟作威,乃汝世仇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”
释义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
出处: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艺。”
- «
- 1